3月15日,云南普洱的一位村民一觉睡醒,发现自己家养黄牛的牛圈里,居然多了一头“巨无霸”大黑牛。肩膀比人还高,浑身都是健壮的肌肉,比旁边不知所措的黄牛大了两倍,看起来非常凶悍,完全就是一头“牛魔王”。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闯进牛圈的“牛魔王”
当地林业局的动物专家看完后,说这是印度野牛,因为天生个头大所以平时谁也不怕,攻击性很强,虽然没造成什么损失,不过绝对不能自行驱赶,更不能打它。
这头牛真的是现实中的“牛魔王”吗?它的战斗力是不是很强?专家为什么说千万不能打它呢?
“牛魔王”逼停印度客车
“牛魔王”的“真身”
这头“牛魔王”的中文学名就叫“印度野牛”,是物种名而不是“印度的野牛”这个意思。因为四条腿像穿着白靴子一样是白色的,也有“白肢野牛”这个别名,另外还有人叫它白袜子、亚洲野牛、野黄牛这样的俗名,很有可能就是《西游记》里牛魔王的原型。
“我不配当牛魔王吗?”
真实的印度野牛,是牛科牛属的动物,也是牛科里现存体型最大的一种动物。闯进村民家牛圈的这头牛目测身高在1.7—2米之间,体重约为1吨,这样的巨无霸,在印度野牛里只能算是普通水平。
成年的雄性印度野牛,身高1.9—2.2米,体长在2.5—3.3米之间,普通体重800公斤左右,要是体型特别巨大的,体重甚至能达到1吨半,就算和犀牛、未成年亚洲象相比都能不落下风。
一头成年雄性印度野牛,遇上未成年亚洲象,最后还是亚洲象先离开
印度野牛的年龄和性别还是很好区分的,总的来说毛发颜色越深年纪越大,成年雄性的毛发接近黑色,成年雌性是一种黑褐色,并且普遍体型小一些,但个头还是很惊人,肩高1.5—1.8米,和一个成年人差不多。
幼年的印度野牛毛色就和父母有明显区别,是一种浅褐色,这种颜色在热带气候的山林里不一定能起到保护作用,但显眼的颜色也能让家族的成员一眼就能发现幼崽,增加对幼崽的保护力度。
雌性印度野牛带着半大的幼崽
不管是雄性还是雌性,印度野牛都长着牛角,只是雌性的角小一些。雄性的角弯折朝上扬起,在额头上有一个隆起的脊,是交配竞争中最有力的武器,时常会在树干上打磨自己的角。
身高接近1米8的亚洲黑熊在印度野牛面前也是个小个子
从名字上就能看出,印度野牛最主要的分布地就是在印度,它们是一种典型的热带动物,全球大约还有20000头左右,现在大部分都在印度境内,东南亚也有一部分。
正因为主要生活在印度,再加上印度宗教文化里对牛的崇拜,完全可以合理猜想,印度野牛很有可能就是《西游记》里牛魔王的原型。
气场还是很强的
“牛魔王”的战斗力强不强?
既然印度野牛是现实中的“牛魔王”,那么,它的战斗力究竟怎么样呢?明明看起来足够吸引眼球,为什么很多人都不认识这种牛?它的名气远不如非洲草原上的野牛,难道是因为战斗力太弱了吗?
想象一下,一头体重1吨以上、牛角弯曲尖锐的野牛,突然向自己冲来会是什么样的感觉?作为世界上体型最大的牛科动物,印度野牛天生脾气不好,性情凶猛,尤其是繁殖期的雄性公牛。
这力量是真的很强
在印度,时不时就会出现印度野牛闯进城镇散步的事情,这样的独牛基本都是成年的雄性,要么在繁殖季战败没能成为一个家族的首领,又或者是成年之后被族群驱逐,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突然发怒,攻击面前所有会动的东西。
突然攻击人
印度野牛敢当这样的独行侠,体型就是最大的底气。在印度次大陆上,体重2—4吨的印度犀牛和印度野牛的食性很相似,喜欢吃鲜嫩的枝叶、花果和水生植物,所以它们不时就会偶遇。
同样是大块头、同样长着角,印度野牛每年11—12月发情,印度犀牛比它早一点,平时它们基本都可以互不打扰,但要是在年底撞上,都处于发情期的这两个巨无霸很有可能要开打,声势非常惊人。
印度犀牛和印度野牛,想打又没打起来
不过,印度野牛的吨位不如犀牛,更没有犀牛那一身坚硬的皮肤盔甲,所以总的来说,印度野牛的战斗力不如印度犀牛,但是以它们的体型,在野外的天敌也很少,就算是身高一米八的黑熊看到它都要绕着走。
亚洲黑熊:“什么玩意儿!”
体重1吨的印度野牛,能打过可以硬刚狮子的非洲野牛吗?
就算是战斗力这么强悍的印度野牛,名气还是不如牛科家族里另一个脾气暴躁的成员,那就是非洲野水牛。
非洲野水牛在草原上时常出现挑飞鬣狗、反击狮子的战绩,身高1—1.7米,体重300—900公斤,看个头远比不上印度野牛,但不得不说的是,非洲大草原上的生存竞争比南亚森林残酷得多,整体来说,非洲野水牛的攻击性是比印度野牛更高的。
运气和实力都不行的狮子,就会被野牛挑
另外,非洲野水牛的族群规模通常比印度野牛更大,在开阔的稀树草原上,甚至能形成1000多头野牛的大家族,为了活命总是一致对外,甚至可以赶走狮群。
而印度野牛大多生活在山林里,受地形和物种数量的限制,家族群一般最多只有二十几头,真要和非洲野水牛遇上,群殴还是很难赢的。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体型,非洲野水牛虽然体重稍弱,但脖子和肩膀非常结实,四肢匀称,真要和狮子开战也不是没有一拼之力。
反观印度野牛,个头是够大了,但四肢纤细,体型比较扁,脊椎有一处弯折凸起,一旦被攻击到这里很有可能是致命伤。
虽然也会有印度野牛赶跑孟加拉虎的情况发生
最重要的是,印度野牛的脖子和身材比起太细了一点,对于同样生活在南亚的孟加拉虎来说,只要咬住它的咽喉,一二十秒就能送它上西天。
综合下来看,印度野牛虽然个头非常大,战斗力看起来很唬人,实际在野外并没有那么强,经常单独作战,一些孟加拉虎的主要猎物就是它们。但话虽如此,要是人类遇上了印度野牛,最好还是绕着它走。
但这样才是正常情况
为何印度野牛会成为中国“国宝”?
名字叫印度野牛,数量也是印度最多,怎么这种巨无霸牛就跑到中国来了呢?据云南普洱的林业局专家介绍,印度野牛居然还是中国的“国宝”,打了它就要“牢底坐穿”?
其实,物种最为丰富的云南境内,一直都有印度野牛在这里生活,包括在缅甸等地,同样也有印度野牛的种群。
这一身腱子肉
印度野牛平时只生活在热带气候的森林里,每年根据气候变化,会在山上进行垂直迁徙,天气热就往山上走,冬季到低海拔山谷过冬,并不会进行远距离迁徙。
再根据历史记载和实地科考,可以确定云南境内的印度野牛种群,就是中国土生土长的野生动物,完全有资格成为中国濒危的“国宝”之一,荣登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名单。
印度的自然保护区里有人工圈养的印度野牛,个头真的很大
曾经在上世纪80年代,云南境内的印度野牛估计还有800—1000头的数量,到了2013年,种群却只有150头左右,到今年也不足200头,整个种群已经濒临灭绝。
人类成为“牛魔王”最大的天敌
这么濒危的印度野牛,短短三十年数量却锐减了差不多80%,最大的原因还是人类的偷猎。
云南的地理环境复杂,山多谷深,城市化进程较慢,所以对自然资源的侵占速度也比较慢,如果是在自然条件下,印度野牛的种群数量不应该减少得这么快。
一头印度野牛在印度横穿铁路
然而,云南的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曾经一直是野味的重要产出地,印度野牛个头硕大,长相奇特,和人工“制造”出来肌肉发达的比利时蓝牛不同,印度野牛一身肌肉都是“纯天然”的,在一些人眼里就是非常有价值的珍贵野味。
上世纪八十年代前后是偷猎的高峰期,大量印度野牛丧命于枪口,后来虽然采取了针对性的保护政策,也建立了专门的保护区,但这些方法还是不能让它们的种群快速恢复。
两头雄性印度野牛开战,这牛角不得了
生孩子速度太慢,经过二十年依然濒危
挺过了大量偷猎之后,印度野牛的数量依然没能得到恢复的原因,还是因为生孩子速度太慢。每年11—12月是印度野牛的繁殖期,母牛成功受孕后,要经历9—10个月的孕期才能生下小牛,基本上每次只会生出一个幼崽,双胞胎非常少见。
在分娩几个星期之后,母牛会再次发情。粗略估计,一头成年母牛在三四岁的时候性成熟,到平均寿命20多岁,一生也只能生下大约20个后代。这么低的繁殖率再遇上大量偷猎,印度野牛就很难自行恢复种群数量。
2021年8月,云南西双版纳红外相机拍摄到印度野牛母子
另外,要保护濒危动物,人工繁殖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方式,但印度野牛体型硕大性情凶猛,又不像亚洲象那么聪明,想要人工圈养的难度很高,早在上世纪中期昆明动物研究所和昆明动物园都有试过人工圈养印度野牛,可惜都没有繁殖后代。
数量少、繁殖慢、人工圈养难度高,都会造成国内的印度野牛种群数量难以恢复。另外,这种“巨无霸”牛长得不可爱,脑袋也不聪明,脾气还不好,无法吸引人们的关注,投入在它们身上的保护力度当然就不会高。
这小平头多好看
只希望大家能稍微多关注一下这样没什么名气的濒危动物,今天多点一个赞,也许就能影响到未来这些“国产牛魔王”的命运。
关键词: